武汉信用卡“以卡养卡的日子不好过”曾利用过信用卡套现代还的消费者表示,自己一直都是“拆东墙补西墙”,通过信用卡给手机号码充值,然后带上身份证和手机卡去营业厅退款即可。也有的在航空公司自建营业厅刷卡购票并出票,再利用退票流程进行操作获取退款。
某银行从业者表示,信用卡套现的重灾区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违规特约商户,利用POS机虚构消费交易,从而为持卡人套现。和信用卡取现业务不一样,信用卡养卡套现是违规行为,资金游离在银行监控之外,持卡人通过不正当手段免交利息和手续费。
实际上,包括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在内的多家支付机构,都在严控信用卡套现行为。而业务场景布局B端的支付机构,同样对信用卡套现行为“围追堵截”。北京某支付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,虽然公司业务以ToB为主,信用卡业务占比很少,但是依然在商户准入、交易监测等环节严加管理,限定只有消费类场景才能使用信用卡进行支付,并对支付限额、笔数、退款等方面作出严格要求。
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分析称,2024年内两大支付机构持续加强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原因在于,两机构实际上已经变成账户侧机构,地位等同于发卡行。虽然支付通道消费金额有所限制,但两大支付机构用户量和商户规模均十分庞大,长尾效应影响巨大。近年来又出现很多通过二维码洗钱的案例,所以两大机构持续加强信用卡业务风险监测和防控。
从支付行业的产业链来看,今年以来,上下游均发布过加强信用卡业务风险防范的相关通知,监管部门、商业银行、第三方支付公司、清算机构、收单机构等都不断防范信用卡业务风险。
今年5月,银保监会和央行发布的《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》明确,严格管控资金流向,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、收单机构、清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对套现、盗刷等异常用卡行为和非法资金交易的监测分析和拦截机制,对可疑信用卡养卡代还、可疑交易依法采取管控措施,持续有效防控套现、欺诈风险,防范信用卡被用于违法犯罪活动。
信用卡资金流向管理一直是监管机构关注的重点。信用卡套现资金无序流动会造成危害,比如违反国家关于金融业务特许经营的法律规定,还可能为“洗钱”等不法行为提供便利条件,一旦信用卡资金流向房地产等行业,还有可能降低宏观调控效果。
“信用卡养卡业务风险监测和防控,对支付机构来说是一场持久战。”王蓬强调,因为信用卡资金需求一直存在,产业链上存在各自的利益羁绊。同时支付机构自身对商户的监管也存在难点,比如交易场景的判断,真实商户的持续监测等方面,还需要持续加强科技建设。建议支付机构严格落实央行和银保监会的各项监管规定,从事前、事中、事后全流程进行商户和信用卡资金管理。
王磊也表示,信用卡面临的内外部风险环境持续存在,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产生新变种,因此就需要机构因势而动,根据新特征、新形势及时研判防范风险的方法手段,对新环境下的业务风险打上升级补丁,包括但不限于调整授信额度、调整用卡规则、限制持卡数量、增强安全认证方式等。
信用卡“以卡养卡的日子不好过”武汉卡友表示自己“拆东墙补西墙”就是坑!